本篇文章561字,讀完約1分鐘
浙江桐廬被授予中國詩歌之鄉。 郭其鈺攝影
中新網杭州10月18日電(郭其鈺)帥氣的桐廬郡、江山景妍。 富春江畔的浙江桐廬縣自古以來就是詩詞圣地,也是中國山水詩的發源地。 據悉,中國詩歌學會18日晚授予浙江桐廬縣中國詩歌之鄉稱號,是中國詩歌學會成立20年來授予的第18個中國詩歌之鄉稱號。
劉先生向東發言。 郭其鈺攝影
從南朝吳均的奇山異水,到天下獨絕、唐韋莊的錢塘江,皆不勝桐廬,不及水碧山藍圖。 從宋蘇東坡的三吳行盡千山水,猶桐廬更清美,到清朝劉嗣綰的無聲詩和有聲畫,都要在桐廬江找。 桐廬天下獨特的山水風景和得天獨厚的地理特點吸引了歷代文人雅士,在桐廬留下了3000多首古詩詞,成為中華古詩詞縣級翹楚。
中國詩歌學會是全國性的學術團體,是詩人、詩歌理論家、詩歌家、詩歌翻譯家、詩歌教育工作者的最高組織。 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劉東表示,中國詩歌之鄉評選有很高的門檻和要求,相對于一個瀘大國、舊詩國,目前只有18個國家。 中國詩歌之鄉,其標準之高可見一斑。
鑒于桐廬縣為詩歌繁榮迅速發展做出的貢獻,鑒于桐廬縣人民對詩歌的熱愛和傾注的感情,鑒于歷代詩人在桐廬留下的詩歌光輝,桐廬縣廣大詩歌作者和愛好者在詩歌創作上的突出成就,授予桐廬&lsquo。 中國詩歌之鄉的稱號。 劉先生說。
他希望桐廬的詩人和詩歌愛好者珍惜這份榮譽,以自己在詩歌創作上的新成果,回報桐廬這首詩的靈性土地,從而推動了詩歌迅速發展,成為新時代騰飛的有力翅膀。
桐廬詩情洋溢,詩文相連,尤以古詩多,詩品之高更是桐廬的寶貴財富。 桐廬縣長方毅說,桐廬借助中國詩歌之鄉的金名片,進一步加強詩歌創作隊伍建設,建立激勵機制和人才培養機制,努力形成人才出精品的生動局面。 該縣也將推進詩歌掛職、農村掛職、社區掛職、校園掛職、家庭掛職等活動,使詩歌融入老百姓的生活。
劉東認為,桐廬詩歌之鄉的創建不僅是詩歌的文化傳承,更是桐廬以詩歌建設為契機的文化自信。 詩從以前生活的以前就流傳下來了,‘ 詩之鄉是自我文化的更新轉換,是適應世界大勢,提高主要選擇和只有我使用的能力。
標題:【快訊】中國詩歌學會授予浙江桐廬“中國詩歌之鄉”稱號
地址:http://www.affordabledomainsnow.com//myjy/21169.html